海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典型和经验启示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 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 海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积极探索, 深入实践,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纷呈, 粮食产量实现连增目标, 农业接轨上海成效显著;打造特色小镇因地制宜, 足球小镇、科技小镇等初见成效;今年成功引进国开金融市民农庄、多利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的村党组织书记, 他们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 在基层岗位上默默耕耘, 不计名利, 为海门农业农村发展, 为服务农民做出重要贡献, 为乡村振兴海门发展提交优秀答卷。
 
一、海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探索
海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 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既有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取得的成绩基础, 也有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扎实工作, 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持续的努力。

1. 海门目前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基础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引擎。海门围绕“减油量、增稻麦、稳蔬菜、控畜禽”目标, 目前建成高标准农田54.2万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67.8%, 智能温室面积发展到16万平方米, 瓜蔬播种面积60.5万亩次, 总产量122万吨, 成立农村合作社249家,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11家, 形成了星期七休闲农业园、智谷绿海现代农业园、“羊家乐”田野风光游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2) 村营收入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截止2017年底, 海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86亿元, 同比增长8.3%, 其中村营收入35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 50万元以上村190个, 70万元以上村105个, 村均达到77.78万元。2017年海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5万元, 同比增长9.3%, 高于城镇居民0.3个百分点, 南通市增长率第二, 增量、总量第一。
(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2017年5月, 海门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 (市、区) , 是江苏6个试点单位之一。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 海门改革试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 积极推进, 基础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4月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身份确认。
(4)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组织振兴是重要目标和根本保证, 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最重要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海门在农村党组织建设方面形成“支部+合作社”“强村带弱村”的党建新模式, 形成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群议事半月谈”的党建新机制, 形成“365党建服务站点”的党建新品牌, 全市形成“党建引领筑碉堡乡村振兴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2. 海门近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剪影
(1) 总引领和细指导:海门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 主要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组织保障四大方面做了总规划, 该行动计划详细列出59项三年重点任务清单。2018年海门还印发了《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实施支部建设规范工程的意见》两项文件, 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会、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等, 都是海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体现。
(2) 引进来与走出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必须转变观念, 积极谋划, 引进来, 吸引投资, 走出去, 扩大知名。今年4月9日海门以经贸投资洽谈会为平台, 举办了农旅招商推介会暨乡村振兴研讨会。4月26日海门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海门已经成功举办了6次农业对接服务上海合作交流活动, 邀请在沪客商来海考察交流500余人。
(3) 座谈会和大讲坛:2017年12月7日海门召开了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交流。2018年4月23日, 举办了为期十多天的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培训班期间举行了乡村振兴大讲坛, 市委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要求学员做一名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的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二、海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的基层典型——海门农村发展的“领头雁”
从乡村振兴实践者而言, 村党组织书记的付出关系到乡村振兴的质量, 乡村振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需要多任书记的接力奋战;从海门农村工作来讲, 村党组织书记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 发挥着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 出现了一批典型。肯定基层典型, 发挥示范引领, 是乡村振兴道路上重要的力量源泉。
 
案例一:见证改革开放40年农村变化的“最美村书记”不忘初心永葆党员本色戴美英, 一个在“在农村滚打摸爬了近四十年”的村干部, 做了13年群团干部, 3年村委会主任, 21年村支部书记, 改革开放四十年, 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戴书记见证、参与、亲历了海门农村40年的发展。戴书记有一次在党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讲过自己入党时的初心, 小时候雷锋、董存瑞就是自己心中的英雄偶像, 成为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务, 做村党组织书记就要为村民谋福。2003年戴美英回到长圩村担任党总支书记, 在十几年的时间里, 奉献了美好的年华, 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将海门长圩村建设成大家熟知的小康村、美丽村。过去长圩村是后进村, 村里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 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 村级经济薄弱, 群众观念落后, 班子威信低, 群众信访矛盾突出, 戴书记带头创办了亮奥体育用品厂, 带领班子成员兴办欣乐露地蔬菜专业合作社, 带领村民发展致富项目, 种植蔬菜大棚, 创办家庭农场、兴办农业专业合作社。村里建设的2000亩蔬菜基地, 亩均产值达万元以上, 户均收3000多元。先后在村里建设住宅小区, 农民公园, 文化长廊, 建造长安陵园, 进行污水管网改造, 农村环境整治, 实施精准扶贫, 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 幸福感。

案例二:扎根农村10年的年轻大学生女村官用“真情爱心”倾注农村服务村民
2008年是江苏大学生村官招录的第一年, 第一批志愿服务农村的大学生经过组织上面试考察后被分配到所在地, 如今1987年出生的建南村党总支书记范晶晶回想起来, 在农村工作已经10年了, 从10年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 到如今独当一面的村书记, 回想10年的工作心路历程, 从不能被接受到被群众信赖, 从不能融入村干部队伍到领导班子成员齐心协力。2016年8月在“两委”换届中, 范晶晶来到建南村, 面对经济薄弱、班子软弱、基础脆弱的“三弱”村, 如何开展工作, 改变现状, 从请教有经验的村书记, 到抓好组织建设, 到发展村营经济,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 “三弱”村的面貌发生巨大改变, 村里成功引进红星美凯龙项目, 启动实施“亮晶晶爱之益关爱行动”项目, 针对性开展关爱行动志愿服务, 关爱“两癌”母亲, 留守儿童, 外来民工子女, 扶贫帮困, 解决矛盾纠纷, 真切的温暖民心。说起“亮晶晶爱之益关爱行动”项目, 范书记深深的愧疚着自己的家人, 多年的村干部工作, 大部分的精力与时间倾注于农村, 自己的父亲也是癌症患者, 却没有很好的照顾陪伴他, 如今关爱行动项目每月组织一次集体活动, 探望“两癌”母亲, 带来她们参观张謇纪念馆, 坐画舫游濠河等活动, 让她们感受家乡变化, 重拾生活信心。
案例三:派驻农村的镇机关干部任村支部书记以创新开阔的思路建设美好镇兴村
 
2016年2月悦来镇镇兴村来了一名镇机关干部, 叫任海健, 对于组织的这项任命, 任海健深感责任与压力。镇兴村是“十三五”期间南通市经济薄弱村, 面对基础脆弱、经济薄弱的现状, 任海健没有畏惧, 没有退缩, 目标是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村容村貌, 甩掉薄弱村的帽子。在镇兴村的便民服务大厅, 可以显明的看到“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的镇兴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 在任海健的带领下的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镇兴之路。形成“五心促五美”的党建引领道路, 即“强核心, 增旗帜之美;抓中心, 成创业之美;聚信心, 领风尚之美;暖民心, 绘生态之美;持公心, 促和谐之美”。带领班子积极探索党群教育模式, 创办了全市首份村级简报, 每月一期, 目前印制24期, 结合互联网+, 开通“空中课堂”, 推广“美好镇兴”微信公众号, 及时发布村情动态。建立以芋艿为主导产业的“党群致富合体”, 与江苏农科院探索榉树林下套种芋艿的高效立体种植模式, 帮带56户农户搭上电商快车, 100多户农户加入营销队伍, 帮助25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年增收3500元。2017年镇兴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65万元。
 
三、海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经验启示——发挥好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
海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 取得一定阶段的成绩, 离不开一批理念坚定, 作风务实, 能力过硬的村党组织书记的默默奉献、兢兢业业。以此同时, 必须看到, 对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 海门还有较大差距, 在实现乡村振兴伟大目标过程中, 必须要有一支坚强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持续发挥好“领头雁”作用。
 
1. 村党组织书记要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抓好党建主责主业
一个村发展得好不好, 关键在基层党组织, 核心在基层党组织书记, 海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村书记, 他们带领班子成员, 把村部建设搞得红红火火, 欣欣向荣, 关键就是在他们带领下形成一支坚强有力的班子队伍。而纵观一个经济薄弱村, 要摆原因一定在某个阶段党组织软弱涣散, 缺乏一个好的村书记带领建设班子队伍。
 
作为扎根农村10年的年轻大学生女村官范晶晶, 如今作为市里先进典型, 调研取经的纷纷而来, 最大的感触是班子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班子队伍的战斗力, 需要班子成员的凝聚力, 要从党组织建设主责主业抓起, 建南村坚持每月一次党课, 书记带头讲, 班子成员轮流讲, 邀请专家讲, 党课坚持做到内容新、形式活、效果实;定期开展党员主题会, 召开支委会, 党内组织生活会,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搞的有声有色。
 
2. 村党组织书记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抓好村级经济发展
目前, 村干部队伍中, 除了大学生村官较为年轻外, 其他大多数在40至50岁之间, 农村工作琐碎繁重, 压力大, 部分村书记工作按部就班, 习惯传统固有思维解决问题。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 思想解放, 思路开拓, 村要顶得住琐碎繁重的工作压力, 跳得出传统固有的思维模式, 保持改革创新的勇气, 敢为人先, 多创造学习交流调研的机会, 不断开拓眼界、提高胆识, 以新的思路促转型、以新的办法解难题。
 
之前镇兴村是南通市的经济薄弱村, 如今在任海健书记带领下, 一年多时间里, 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经达到101.72万元, 说起村级经济发展成绩, 任海健书记有一本自己的工作经, 就是拓宽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在已有成绩基础上, 镇兴村明确了2018年的工作思路, 创新打造乡村振兴“红色联盟”, 建立部门联办、实事联盟、产业联创的共建共享机制。
 
3. 村党组织书记要心系群众为民服务, 做好惠民福祉根本
“上面千条线, 底下一根针”, 村党组织书记如何引好千条线, 当好一根针, 最根本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把心系群众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认真落实党的政策, 把惠民利民的消息送到农民家中;认真做好扶贫帮困, 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以真诚热情关心关怀困难群众;大力整治村庄环境, 保护农村生态和历史文化, 为百姓创造宜居环境;提高村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尽好责、履好职。
 
说起现在的长圩村, 是江苏省民主法治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农业示范村、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南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海门市“双带”五星村党组织等, 这些荣誉取得背后, 是长圩村党组织书记戴美英几十年来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戴书记带领班子成员做群众工作, 田间户头是他们的办公室, , 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 做到困难群众、单亲家庭、信访户、下岗失业户、军烈属、党员模范6必访, 党的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搜集、文明新风倡导、家庭困难探访、矛盾纠纷调解、不良行为批评6上门, 切实开展“共建美丽长圩、共谋长圩发展、共办民生实事、共创健康生活、共扬志愿精神、共举文明旗帜、共享书香之乐、共增文化素养”8共系列行动, 让群众更加信任村党组织, 由衷的为村党组织书记点赞。(作者:范利利)

 

上一篇:河南新型城镇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转型方案

下一篇:乡村振兴规划: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意愿与返乡性质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在线咨询 400-666-8495